《2025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截止2024年12月,中国的网络视听用户数量已达到10.91亿,同比增长了1722万人,网民使用率为98.4%。网络视听继续稳居互联网应用的领先地位。
这背后的数据,不仅代表着用户规模的显著增长,还代表着市场拓展、产业变革以及媒体生态升级的多重机遇——九成网民深入融入网络视听,内容消费习惯的变革推动了行业的量质双升,行业正在向一个全新维度跃升。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围绕“视听潮涌,文艺生辉”这一主题,探讨了网络视听艺术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如今,网络视听产业正在快速创新,从虚拟制作生态到全民参与的微短剧创作浪潮,新兴业态如星辰般涌现,为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各大平台也在通过精品化战略回应时代需求,积极探索在内容创新、技术应用与生态建设中,共同勾画网络视听行业的未来。
“横竖都要是精品”——这是网络剧的最终追求。那么,作为一项能够激发亿万观众共鸣的大众艺术,网络剧又应如何打破局限?
展开剩余83%在第三届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的网络剧创作主题研讨会上,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提出,采用长短剧结合、量质并举、新旧结合的策略,构建多层次的内容生产体系。他认为,行业面临市场缩小、创作迷茫、用户审美快速变化以及观众碎片化时间竞争时,创作者应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在创作中找到平衡点。
正因为精确把握不同用户圈层的需求,爱奇艺的内容才有了更多底气。在长剧集领域,爱奇艺推出了《北上》《南来北往》等现实题材剧集,以微观视角揭示大时代的变迁。同时,以迷雾剧场、恋恋剧场等厂牌推动类型化创作,如《黄雀》以反扒民警灰色地带为题材,深入探讨人性。未来,爱奇艺还将推出《八千里路云和月》《伟大的长征》等历史题材剧集,进一步提升文化厚度。
在微短剧领域,爱奇艺同样从用户需求出发,不断推动创作的进化与创新。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海涛总结了微剧发展的三大关键点:一是用IP化改编来打破同质化;二是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三是坚持经典内容的永恒价值。杨海涛认为,短剧应从精良制作、系列化和题材创新三个方面发力,才能打破当前的创作瓶颈。
例如,《成何体统》这部微剧便是爱奇艺早期上线的作品,开播当天便打破了猫眼热度的历史纪录,其反套路的剧情设定迅速吸引了观众的关注。而《大明悬案录之鉴影篇》《原罪2》作为系列短剧,已完成拍摄,未来将与观众见面。
在内容矩阵方面,爱奇艺通过量质结合,巧妙划分出80%的生活陪伴和20%的生命感动两大主题。前者通过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等剧集形式,满足了时代变化中的观众情感需求;后者则以大家剧场、微尘剧场等栏目直面生活中的真实、困境与矛盾,传递新的生活理念与价值观。
在创作人才的代际传承上,爱奇艺通过金豪笔编剧之夜表彰了82部作品和178位创作者,其中既有行业前辈赵冬苓,也有崔小雪等新锐力量。同时,燎原计划和青创计划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从剧本开发到项目落地的全链条支持。
然而,在爱奇艺的战略蓝图中,精品内容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技术赋能与生态协作的必然产物。科技的进步大大降低了创作的门槛,数字资产库和智能制片工具的开放,进一步降低了行业的创作成本。爱奇艺通过技术融合的方式,激发了更多创作潜力,将天才的灵感迅速转化为触动人心的作品。
爱奇艺创始人兼CEO龚宇表示,创作者应在长剧的势能和微短剧的优势之间找到平衡,实现“横竖都精品”的目标。他也提到,爱奇艺希望无论是大制作还是小而美的作品,都能在平台生态中找到适合的空间,并利用平台优势,让每一份创作都能得到应有的回响和回报。
关于新大众文艺,2024年底,这一概念在文艺界引发了广泛的反响。那么,什么是新大众文艺?传统影视平台如何应对其在网络视听领域的迅速崛起?
在第三届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的开幕式上,龚宇提出,共同建设视听新生态,共同开启繁荣新未来。他认为,传统影视的生命力源于其精神价值,体现了思想性、艺术性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性。而新大众文艺,则代表了更加贴近大众,深度融合科技和观众参与的文艺形式。
爱奇艺副总裁王兆楠认为,新大众文艺是源于大众并充分参与的文艺;它不仅拥抱技术,也为大众提供精准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的作品不仅是单向输出,而是与观众共同构建的互动体。像《苍兰诀》通过4亿条弹幕实现了观众互动,或《临江仙》借助实时评论重构角色意义,这些现象正体现了新大众文艺的本质。
在综艺创作上,爱奇艺也深扎大众土壤,创造了全新的文艺面貌。例如,《种地吧》通过让十位少年亲身体验农耕,不仅展现了劳动的辛苦,也传递了珍惜粮食和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引发了观众对农业和土地的深度关注与思考。爱奇艺高级副总裁姜滨指出,创新的综艺节目应打破常规,接受观众对真实内容的追求,以更具价值的题材吸引观众。
同时,科技的进步为文艺创作带来了深度融合的机会。AI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创作门槛大幅降低,观众的娱乐体验也在不断得到升级。从跳看功能到超高清画质的普及,科技一直在优化文娱消费体验。
王兆楠总结道,文艺的价值在于服务大众,而如今的新大众文艺正凭借精准的内容触达打破了传统文艺的局限,构建了更加广阔的文化领域,并通过个性化推荐为每个观众提供心灵的通道。
爱奇艺的多年探索,体现了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轨迹。从《盗墓笔记》的商业化成功到《狂飙》的全民热潮,再到《成何体统》的微剧热播,爱奇艺始终坚持创作以人为本,致力于通过有温度、有道德的作品记录时代,服务大众,点亮每个普通人的精神星空。
随着爱奇艺在新大众文艺上的持续发力,网络视听行业的创作趋势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面对行业转型的迷雾,爱奇艺正通过创新内容、技术赋能和价值引领,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
发布于:山东省创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